<P> 细化录取批次,优化志愿结构——今年高招改革“亮点”频出。为了更好地服务考生,部分省市的新做法值得关注。 <BR><BR> 有人将填报高考志愿比做“二次高考”,说明它确实有一定的难度。无论是考前填报志愿、估分填报志愿还是出分填报志愿,这几种方式都有让考生和家长“劳神”之处。“高分低就”、“低估低报”等等情形的出现,往往都不能让考生“各得其所”。 <BR><BR> 为了更好地保护考生的利益,实现高校招生考试录取的公平、公正,为每一位考生提供均等的选择机会,今年全国部分省(市、区)在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上进行了调整和改革,17个省(市、区)将实行分批次填报志愿的方法。 <BR><BR> 征求志愿更加细化,志愿填报有讲究 <BR><BR> 湖南省针对今年外省独立学院、本科民办院校招生计划大量增加等情况,对今年高考志愿结构和填报方法做了调整。 <BR><BR> 湖南省教育考试院有关人士认为,征求志愿栏更加细化是今年湖南省高考志愿填报改革的一大特点。该省教育考试院规定,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,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,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通过网络和媒体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,并组织征求上线未录取考生的志愿。同时规定,第一批至第三批每批征求志愿栏设置3个学校并列志愿和1个学校服从志愿,第四批征求志愿栏设置4个学校并列志愿,不设置学校服从志愿,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在补录时由招生学校负责组织生源,实行调档录取。 <BR><BR> 湖南省今年高考志愿填报更加注重细节服务。其实,该省2004年已着手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,积累的经验和方法将为今年提供指导。湖南省教育厅厅长张放平说,过去为考生设置了若干志愿,还设置了服从志愿,但在实际操作中二、三志愿容易成为“摆设”,而服从志愿由于是“无限服从”,大量考生被调剂录取到不合自己意愿的学校。为了解决好这一问题,去年湖南省采取了“并列志愿”和“多次征求志愿”的办法共组织了6次征求志愿,这虽然大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,但降低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,最大限度地让考生各得其所。张放平说,去年各批次录取中满足考生直接志愿率达到98.3%,比改革前提高了13个以上的百分点。同时,有效地保护了高分考生,去年本科一批第一次投档后未出档的600分以上考生仅有12人,而改革前多达1000余人。 <BR><BR> 调整结构,志愿优先与分数优先相结合 <BR><BR> 重庆市今年为了增加高分考生的录取机会,在录取批次不变的情况下,将志愿结构进行了调整,即将提前批设一、二志愿,各一个;本科一、二、三批和高职(专科)第一阶段,均设一个一志愿、两个平行二志愿、三个平行三志愿;高职(专科)二阶段设五个平行一志愿。 <BR><BR> 针对这一变化,重庆市招办负责人解释说,录取时将采用志愿优先和分数优先相结合的方法。也就是说,一志愿录取时,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,比如同时上了川大录取线的两位考生,考生甲600分填报川大为一志愿,而考生乙605分,将川大填为二志愿。在川大一志愿就录取满额的情况下,尽管考生乙比甲分数高,仍然有可能落榜。 <BR><BR> 但是,二志愿的录取就有所不同了。考生二志愿可填报两个学校,比如甲考生考了560分,二志愿填报的两所学校分别是重大和合肥某大学;乙考生考了580分,二志愿填报的学校分别是复旦和重大,乙考生在没有被复旦录取的情况下,有可能被重大录取,而甲考生可能落榜。所以“平行志愿”在学校排序录取时,仍然按照“分数优先”的原则。 <BR><BR> 两次填报两段录取,更加公正透明 <BR><BR> “取消二次录取,志愿分两次填报”,是今年吉林省实施“阳光工程”采取的新举措。据吉林省招生办负责人介绍,今年吉林省高考考生达到16万人以上,比去年增加3万多人,是吉林省高招历史上报名人数最多的一年。因此,今年吉林省高考在录取政策与方法上作出了重大改变,即“取消二次录取,分两次填报志愿,分两段录取”。 <BR><BR> 据吉林省招生办负责人介绍,所谓“二次录取”,是指近年来各省、市在高校招生录取后实行的一种“补录”方式。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,这种“补录”方法存在弊病:招生院校在组织生源问题上随机性较大,由于透明度不高,给考生造成很大的不公平。而今年取消以往的二次录取,将为考生增加录取机会,实行“分两次填报志愿、分两段录取”,这种方法将比“二次录取”更加透明、更加公平。 <BR><BR> 设置“平行志愿”,扩大考生选择范围 <BR><BR> 2005年,江苏省高考志愿填报将一改过去每批院校各填报四个志愿的办法,设计成一个“平行院校志愿”加一个“征求平行院校志愿”的方式。这种模式最初给人感觉有些复杂,为何要实行这种模式?它的优势怎样体现?具体操作又将如何进行呢? <BR><BR>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说,普通类考生可以在提前及本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、B、C三个平行院校志愿,在专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、B、C、D、E五个平行院校志愿。其中,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。 <BR><BR> 采取“平行志愿”的填报办法,与以往相比优势是十分明显的。丁晓昌说,在实践中我们发现,过去每批次的四个志愿中,考生只能选择一个第一志愿,由于其他志愿录取率相对较低,考生如果第一志愿不能录取,所填其他志愿院校已录满,那么该考生就只能降低到下一个批次中录取,个别考生甚至因此落榜。怎样选择第一志愿,一直是每年考生填报志愿时较为头疼的问题。为了维护考生的利益,降低填报志愿的风险,经过反复调查研究,并考查了外省的一些做法后,今年我们改变过去填报高考志愿的办法,改为在普通类每个批次中设置一个“平行院校志愿”加一个“征求平行院校志愿”的办式。 <BR><BR> 设置“平行院校志愿”后,在每个录取批次中,考生可同时填报三个(本科批次)或五个(专科批次)第一志愿,分数够哪所学校,就可以投档到哪所学校。考生的选择范围大大地扩大了。而“征求平行院校志愿”又可以使在“平行院校志愿”中未能录取的考生,增加了一次选择录取的机会。丁晓昌认为,实行这种模式,对于考生来说,降低了填报志愿的风险,可以有效地提高录取率;对于高校来说,解决了以往投档中一部分高校生源爆满而另一部分严重断档的问题,有利于顺利地完成录取工作。据模拟预测,平行志愿一次录取率可达90%以上,同时还有利于落实“学校负责,招办监督”的录取体制。解决了现场录取过程中,生源不足时,少数高校拒收二志愿,人为设置分数级差等问题。 <BR><BR> 增加录取批次,降低志愿填报风险 <BR><BR> 为了方便考生填报志愿,降低风险,安徽省日前出台的志愿设置方法如下:增加一个录取批次,将高职(专科)分为两批进行,提前批、本科服从志愿由往年的军事指挥、军事非指挥、航海类和其他四类改为军事类、国防生、公安政法类和航海类,院校专业志愿也由往年3个增至6个;第三批本科院校由以往4个第二志愿增至7个第二志愿,第一志愿院校的专业志愿由以往3个增至6个;高职(专科)批次院校志愿改为1个第一志愿、7个第二志愿,取消第三志愿。 <BR><BR> 江西省高考志愿填报今年仍分两次进行。与去年不同的是,每个批次录取结束之后,都会安排考生在网上补报缺额院校。两次志愿填报时间分别是:6月10日至16日填报提前本科、一本、二本院校志愿;7月25日至27日填报三本院校、专科提前(航海、公安专科和外省艺术专科学校等)、专科一批、专科二批院校志愿。 <BR><BR> 2005年,湖北省志愿填报和录取更为细化。湖北省今年第一批录取院校有教育部直属院校、“211”工程院校和经省招委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。考生在填报志愿时,第一批本科院校志愿栏目内,可以填报1个第一志愿,6个平行的第二志愿;第二批录取为一般本科院校,志愿可填报1个第一志愿,4个平行第二志愿;第三批本科(一)录取属于湖北省民办高校和省属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,可填报1个第一志愿和4个平行的第二志愿;第三批本科(二)可填报1个第一志愿,2个平行的第二志愿等等。 <BR><BR> 细化录取批次,优化志愿结构,无疑扩大了考生选择的范围,但另一方面又使高招考务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。对此,一些省、市招办负责人表示,只有设身处地为考生着想,坚持“科学的发展观”,才能提高服务质量。“于细微处见精神”,是为了让广大考生真正满意。</FONT></P>